阜陽市新建綠色建筑占比達到九成以上
低碳、節能、減排、保護環境……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綠色建筑理念逐漸深入人心,成為建筑業發展轉型的重要標志。記者近日從市有關部門獲悉,今年以來,我市綠色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積比例達到90%以上,標志著我市已經從過去的推進綠色建筑規;l展,升級到全面推進綠色建筑發展階段。 綠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壽命周期內,最大限度地節約資源(節能、節地、節水、節材)、保護環境和減少污染,為人們提供健康、適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間,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建筑。與傳統建筑相比,綠色建筑能耗大幅度下降,在設計過程中會充分考慮周圍生態環境,進行針對性設計,使其與周圍環境相契合。同時,綠色建筑會充分利用自然資源,包括綠化資源、自然水源、陽光等,能夠讓內、外部環境有效聯通,形成一種開放式的格局?傮w來看,綠色建筑是建筑產品發展的必然趨勢,對于保護環境、實現可持續發展具有積極的作用。 2018年2月,我市建設、發改、財政等六部門聯合印發通知,規定全市范圍內新建民用建筑全面按綠色建筑標準設計建造,并應當利用不少于1種可再生能源。今年2月,市建設工程質量監督局起草的《阜陽市綠色建筑管理辦法》由市政府辦公室發布,《辦法》規定:阜陽市城鎮總體規劃確定的城鎮建設用地范圍內新建民用建筑全面按照不低于一星級綠色建筑標準進行規劃、設計、建設和運行管理。政府機關辦公建筑或政府投資項目的公共建筑應當按照不得低于二星級綠色建筑標準進行設計建設。新建建筑面積在1萬平方米以上的公共建筑,應當利用不少于1種可再生能源。 實施中,相關部門強化監管措施,全力推進綠色建筑發展。在工程實施階段,對未按規定采用綠色建筑標準設計的項目,不予出具圖紙審查意見書,不予頒發施工許可證。建設單位在竣工驗收時,將綠色建筑和可再生能源應用情況作為專項驗收內容,在工程竣工驗收報告中載明。建設主管部門在工程竣工驗收備案時,將綠色建筑和可再生能源應用情況作為重點核查內容。 近年來,我市恒大綠洲、海亮星城、皖新國璽等十多個項目取得綠色建筑設計評價標識,規劃展示館、紫金城等7個項目獲評省級綠色建筑示范項目,城南新區獲評省級綠色生態示范城區。2018年,我市新建建筑總面積1508.9萬平方米,其中綠色建筑面積1027.3萬平方米,綠色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積的68.1%;今年前4月,我市新建建筑面積428.8萬平方米,其中綠色建筑面積400.5萬平方米,綠色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積的93.4%,這標志著我市已經從過去的推進綠色建筑規;l展,升級到全面推進綠色建筑發展階段。 |